阜宁 张爱萍在三师严平打起来,谁后退,我就枪毙谁
发布时间:2024-06-24 10:15:25 作者:佚名 点击:122 【 字体:大 中 小 】

【红富宁】
张爱萍在第三师
闫平
“打起来,谁退谁我就枪毙谁!我退了,你们就枪毙我!”张爱萍把手枪重重地砸在桌子上,大声说道。
这一幕发生在1943年1月15日。当时,日伪军正在盐阜区组织春季“扫荡”。为了积极应对即将展开的反“扫荡”斗争,新四军第三师制定了内外作战方案。时任第三师副师长兼第八旅旅长、盐阜军分区司令员的张爱萍,负责内部作战和盐阜区反“扫荡”斗争的统一指挥。这天,中共苏北区委、盐城地委在阜宁县张庄召开反“扫荡”动员大会,盐阜区各县县委书记、军团以上干部、开明绅士出席。 会上,张爱萍对盐阜区反“扫荡”斗争作出了具体部署,并向与会代表提出了严肃要求。
张爱萍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革命家,不仅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而且在红军长征中多次担任兵团先锋、后卫,为红军主力开路。在突破国民党四次封锁线、四渡赤水河、奋勇夺取娄山关、保卫遵义城等一系列战役中,他冲锋在前,屡立奇功。抗日战争初期,张爱萍受党委委派,多次深入敌后发展革命武装,组织抗日游击队,组成新四军先遣纵队,还在津浦路以东、皖东北开辟抗日根据地。 1940年8月,张爱萍任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不久改为新四军第三师)司令员,从此他就与新四军第三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一位在革命风火中历练出来的党的高级将领,张爱萍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善于战斗,政战两旺,意志坚强,敢做敢担当,通透率直,孤傲不群,个性鲜明。他还是著名的马诗人、摄影家、书法家,在战争的硝烟中展现英雄气概,在金戈铁马间写下绚丽的诗篇。

他奉命在危急时刻勇敢作战
1942年冬,日伪军大规模“扫荡”在即,盐阜及整个苏北战局形势骤然紧张。当时,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第三师师部均驻守阜宁,这里犹如长江与陇海路之间的利剑,盐阜成为日伪军“扫荡”的重点区域。
面对严峻的形势,新四军总部决定机关和主力撤出“扫荡”地区(1942年12月25日至1943年1月10日,新四军一部分由阜宁撤至盱眙黄花塘)。同时决定任命第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率领第八旅、第七旅二十一团和地方部队就地坚持斗争,统一领导和指挥盐阜地区反“扫荡”斗争。为实行军政统一领导,张爱萍任第八旅旅长兼政委、盐阜地委书记、盐阜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张爱萍时任第3师副师长,主管军事教育训练、组织、装备等工作。突然,他接到紧急指挥作战的命令,一向以大局为重的张爱萍爽快地答应了。
张爱萍从接受任务的那天起,就日夜加紧做好“扫荡”准备。针对盐阜区特殊的地形和敌情,张爱萍创造性地提出了“敌进我进,敌退我进”的作战策略,并向参战战士们详细讲解:“当敌军来占我根据地时,我主力就乘敌之弱点,转入敌伪地区隐蔽待机,乘机对敌军薄弱据点给予必要的打击,突袭其老巢,牵制“扫荡”之敌;而当敌军在我根据地建立新的据点,其主力开始撤退时,我主力就折返,给予敌军及时反击,摧毁其新老巢。这样,既有利于我军翻身,又使敌军后方无忧,战斗的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我军手中。”
熟悉毛泽东“敌进我退”游击战术的干部战士们,对“敌进我进”的战术感到十分吃惊。听了张爱萍的讲解后,无不折服。足智多谋的张爱萍还介绍了各种具体的作战方法,如“小孩拉瞎子”法诱敌、“狗咬乞丐”法阻敌、“老头挖洞逗猴子”法累敌等,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943年2月中下旬,盐阜区军民在张爱萍的领导下,内外紧密配合,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根据地军民克服困难,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前后追击日伪军,白天进攻,夜间扰乱,常常使敌人处于两头不能兼顾、顾此失彼的境地。张爱萍见敌人精疲力竭,立即决定对敌人进行全面反攻,开展了陈集歼灭战。
陈集亭池岗是新四军军部、第三师师部长期驻扎之地。日伪“扫荡”期间,日军一个中队89人在陈集设置新根据地,对我根据地建设构成极大威胁。为拔掉这颗“钉子”,3月25日,张爱萍组织部队实施夜袭,率领部队与先锋营先头小队一起行动,突袭成功,守敌全歼,创造了敌后平原歼灭战的著名范例。
反“扫荡”斗争历时两个月,于4月14日胜利结束。其间,第三师打仗691次,攻占和收复新旧据点32处,炸毁敌炮楼43座,缴获轻、重机枪32挺,步枪、手枪2630支,各种子弹21284发,毙伤日伪军3774人,俘虏2919人,伤亡687人。


足智多谋
在抗日伪斗争中,张爱萍既有胆识,又有智慧。
盐阜平原沟渠纵横,射阳河、船场河纵贯东西南北,自然环境对敌我双方来说,既是便利,也是屏障。日军时常驾着摩托艇到基地骚扰抢劫,炫耀其威风,沿途百姓苦不堪言。
为了打击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张爱萍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决定在江中修筑一道水下堤坝。这样,不仅方便新四军战士在江上通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对日伪机动船造成破坏。在张爱萍的领导下,新四军战士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射阳河一段修筑了一道“水下长城”。从远处看,敌人根本想象不到,水下已经设置了一道暗藏的屏障。
一天,日伪军乘两艘摩托艇到根据地“扫荡”。我新四军战士为了诱敌,故意暴露自己。日伪军见状,依仗着先进的摩托艇,在射阳河上全速行驶,妄图与新四军打起来。“砰”的一声,前面的摩托艇撞上了隐蔽的堤坝,后面的摩托艇来不及躲闪,撞上了前面的摩托艇,日伪军顿时乱作一团。这时,我新四军战士趁机向日伪军发起攻击,日伪军慌乱中抛弃盔甲逃回根据地。有了这次教训,敌人的摩托艇再也不敢在河上横行了。

1941年春天,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日伪军为了打击根据地的生产力,对根据地发动了几次大大小小的“清剿”,把人民的牛都夺走,关押在伪军根据地。伪军把这当作生财之道,明里瞒着日军,暗里却放出话来,只要农民肯出钱,就可以赎回牛。人民群众的生活已经难以为继,哪来的钱来赎回牛呢?张爱萍十分重视根据地的春季农业生产,决心把农民的牛夺回来。他趁着伪军想赚钱却又怕日军知道,果断率领警卫连战士连夜向伪军根据地发起进攻。 农会主任陈元正与伪军哨兵谈判检查时,张爱萍率领一名战士机智地制服了哨兵。战士们正向牛圈走去时,据点里的狗突然狂吠起来。掩体里的伪军不敢夜间出来,便打了两发信号弹,照得此地明亮如白昼,部队只好秘密行动。负责掩护的警卫三排主动出击,吸引了敌人全部注意力。陈元带领几名战士,在几名看守牛的老百姓的配合下,很快将数十头牛从伪军据点赶走。在张爱萍的精心组织下,新四军打了一场漂亮的夺牛战。

收获爱情,找到幸福婚姻
1942年初,刘少奇在阜宁阳寨主持召开华中局扩大会议。时任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的张爱萍在会上作了即席发言,会议速记员李友兰则坐在主席台边。会后不久,李友兰将自己的发言整理成稿,递给了张爱萍。见自己的发言变成了条理清晰、文采斐然的稿子,张爱萍对这位聪明美丽的新四军女战士刮目相看,对她佩服不已。
命运是无法阻挡的,当时已经32岁的张爱萍因为战争环境,根本就没有机会解决婚姻问题,而李友兰的出现在张爱萍的心里掀起了波澜。在这期间,张爱萍有意无意地和李友兰有了更多的接触,这个新四军女战士,会登台表演,会写字,会集会发言,会速记,还能把领导的即兴发言记录下来,整理成稿子,观点突出,逻辑严密,文采飞扬。李友兰也十分敬佩这个文武双全、英姿飒爽的新四军指挥员,两人互相看好,自然而然地坠入了爱河。
然而好事多磨。扩大会议后,张爱萍回到部队,与在部队的李友兰暂时分开。两个月内,张爱萍给李友兰写了12封信,但都被扣留了。理由是李友兰是已逝的新四军领袖项英的遗孀,有人不赞成两人交往。此事报告给了军长陈毅,陈毅勃然大怒:“张爱萍都32岁了,为什么还不能谈恋爱?李友兰才21岁,难道不应该开始新的生活吗?这算什么!”在陈毅的关心和同意下,张爱萍与李友兰于1942年8月8日在阜宁乡下的一所茅草屋里完婚。
婚后仅四个月,为了应付日伪军的“清剿”,负责内部指挥行动的张爱萍无暇顾及爱人的安危,只在口袋里的小笔记本扉页上写道:“请拾得此本笔记本的朋友们:通知我挚爱的妻子李友兰,地址:宁波小港大旗头李善祥家。通知我父张体元,地址:四川大县罗江口镇张家口村。”怀孕的李友兰不得不远离丈夫,过着东躲西藏、险象环生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这对恩爱夫妻几十年风雨同舟,为中国的革命和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儒家的一般作风
被誉为“文人将相”的张爱萍,又被誉为“马背上的诗人”。张爱萍擅长书法、摄影,诗词更是妙笔生花。在紧张、危险的战争环境中,张爱萍用书法、摄影记录历史、鼓舞士气,也用诗词展现新四军的雄心壮志,传达革命战士的精神风貌。张爱萍在军旅生涯中留下了大量动人诗篇,下面就列举几首他在新四军第三师时所写的诗词。
1939年9月,张爱萍奉命率领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从津浦路以东、大运河以西、淮河以北、陇海路以南的苏安根据地,从敌后东进到苏北。行军途中,他为所见景色所感动,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简体字《木兰花》。《东进》(1939年9月3日):
黄花香,月光冷照刀枪影。运河匍匐,大军夜渡险路。公路贯通,突破封锁,攻打苏北。横扫敌军,红旗插遍东海。
张爱萍的这首诗描写了部队东征,朝睡夜行,穿越敌占区的过程。这是一次危险的旅程,但也是一次英勇的旅程,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和胜利的信心。
1940年10月10日,奉命南下支援黄桥决战的八路军第五纵队一部,与在黄桥战役中取得胜利的新四军一部在大丰白驹会师。为此,苏北新四军总司令陈毅在前几天的欢迎会上欣然赋诗一首:“十年征战,归来人寥寥。我看同乡骑马归来。今江淮黄汉谁家有?十月红旗满天飞。”
陈毅的诗句真挚、气势磅礴,使时任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的张爱萍十分欣赏。11月的一天,张爱萍顺着陈毅的诗句,写了一首诗:“记得多少次听他的教诲,江淮一带抗日的老战友们又回来了。新四军和八路军,兄弟们,红旗一起飘扬。”张爱萍的这首诗,生动地表达了革命军中战友们的团聚和兄弟情谊。
1941年2月,张爱萍奉命率领第三师第九旅第二十五团回师皖东北,收复被日伪匪军占领的土地,重建皖东北根据地。旅途中阜宁,张爱萍感慨万千,写下《忆秦娥·猎雁记》,表达了对这场战斗必胜的坚定信念。
《记秦娥打雁》
东方北方,恶鹰在天外休憩在洪泽。休憩在洪泽的黄粟梦枕,空分秋色。
他们在星空下穿过运河,打赌看谁先打猎。谁先打猎,谁就能享受一顿野味盛宴来庆祝军队的归来。
第一次战斗是在青阳镇。青阳镇是敌军的商业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张爱萍采用挖敌心脏的方法,集中兵力进攻青阳镇。晚上9点发起进攻,激战到次日上午9点左右,一举铲除了皖东北根据地最大的毒瘤。战斗结束后,张爱萍作诗一首,记录此事。
庆阳歼敌
1941 年 2 月 15 日
向东进发,支援北渡之军,魔族将浴血归来。
神兵在夜色中降临,利刀刺入敌人心脏。
至晨,一网打尽所有鬼魂,兵分两路清扫落叶。
失地收复了,军民欢欣鼓舞,欢度新年。
1943年春,张爱萍亲自组织指挥了陈集歼灭战阜宁,全歼日军一个中队89人,创造了平原突击的经典。战后,张爱萍曾作七言诗一首以表庆贺,反映了军民密切配合的感人场面。
陈集歼灭战
1943 年 3 月
春风送暖鱼水融,明月照耀征途中的英勇骑兵。
千村万村的人们向我挥手、微笑,数百户人家的狗狗躺在他们的怀里。
大圣在罗刹鬼的肚子里施展威力,小鬼便跪在了龟壳里。
陈集之敌已彻底溃败,敌军陷入绝望。
张爱萍在第三师写的诗,都是他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今天读来,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振奋人心,令人感同身受。限于篇幅,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张爱萍是一位为中国革命战争和共和国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著名将领,人民不会忘记他,共和国不会忘记他,阜宁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猜你喜欢
建湖 建湖公交司机暖心助老获赠锦旗,81岁伤残军人夫妇出行难题得解决
90
江苏省如东、阜宁、睢宁三县2035国土空间规划获批,擘画苏北县域发展新蓝图
85
射阳 射阳县统筹流域共治与区域自治 构筑安全屏障谱写生态新曲
113
射阳 射阳经济开发区与港区精准施策稳增长 培育服务业新业态谋发展
145
滨海 滨海新区召开二季度重点工作部署会议 严钢强调确保打赢翻身仗勇夺半年红
73
滨海 滨海新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聚焦跨境租赁创新 助力东疆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产业发展
150
江苏盐城十大必玩景点推荐:中华麋鹿园等生态旅游胜地等你来打卡
贺轩分享4.17-4.18全国最新工程招聘合集大全及西南工程联盟十周年庆典抽奖活动
建湖 建湖公交司机暖心助老获赠锦旗,81岁伤残军人夫妇出行难题得解决
2025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科创中心推介会成功举办 共绘长三角科创合作新蓝图
江苏盐城构建三大政府性产业母基金体系 以耐心资本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盐城市亭湖区2025年教师招聘资格复审通知:时间地点及材料要求
江苏省如东、阜宁、睢宁三县2035国土空间规划获批,擘画苏北县域发展新蓝图
江苏2025年招聘公告汇总:开放大学、苏州工学院、科技大学等多岗位招聘
射阳 射阳县统筹流域共治与区域自治 构筑安全屏障谱写生态新曲
江西省网约车驾驶员资格审查平台上线,南宁市8家网约车平台签署自律公约
江苏盐城十大必玩景点推荐:中华麋鹿园等生态旅游胜地等你来打卡
贺轩分享4.17-4.18全国最新工程招聘合集大全及西南工程联盟十周年庆典抽奖活动
建湖 建湖公交司机暖心助老获赠锦旗,81岁伤残军人夫妇出行难题得解决
2025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科创中心推介会成功举办 共绘长三角科创合作新蓝图
江苏盐城构建三大政府性产业母基金体系 以耐心资本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盐城市亭湖区2025年教师招聘资格复审通知:时间地点及材料要求
江苏省如东、阜宁、睢宁三县2035国土空间规划获批,擘画苏北县域发展新蓝图
江苏2025年招聘公告汇总:开放大学、苏州工学院、科技大学等多岗位招聘
射阳 射阳县统筹流域共治与区域自治 构筑安全屏障谱写生态新曲
江西省网约车驾驶员资格审查平台上线,南宁市8家网约车平台签署自律公约
江苏盐城十大必玩景点推荐:中华麋鹿园等生态旅游胜地等你来打卡

贺轩分享4.17-4.18全国最新工程招聘合集大全及西南工程联盟十周年庆典抽奖活动

建湖 建湖公交司机暖心助老获赠锦旗,81岁伤残军人夫妇出行难题得解决

2025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科创中心推介会成功举办 共绘长三角科创合作新蓝图

江苏盐城构建三大政府性产业母基金体系 以耐心资本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盐城市亭湖区2025年教师招聘资格复审通知:时间地点及材料要求

江苏省如东、阜宁、睢宁三县2035国土空间规划获批,擘画苏北县域发展新蓝图

江苏2025年招聘公告汇总:开放大学、苏州工学院、科技大学等多岗位招聘

射阳 射阳县统筹流域共治与区域自治 构筑安全屏障谱写生态新曲

江西省网约车驾驶员资格审查平台上线,南宁市8家网约车平台签署自律公约

